
二手衣的命運
快時尚與網購盛行,服飾業比快比新,消費者購買力永遠跟不上流行速度。
很多人可能會想,反正不穿了可以捐給公益團體、捐給非洲啊!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?
在台灣,多數社福機構,沒有人力負擔二手衣的倉儲、管銷,於是將舊衣轉賣給回收業者,業者整理後賣到國外。
只是面對中國大陸二手衣大量的低價傾銷,加上回收來的二手衣可利用率降低,造成處理成本增加,低利潤的結果,迫使退場的業者越來越多。
根據環保署統計,台灣年平均回收 6 萬噸舊衣,其中兩萬噸直接焚燒,剩下的 4 萬噸送進舊衣回收廠,業者再銷往東南亞與非洲。
因此二手衣不論是捐贈或賣出,最後都是流向二手衣的跨國貿易體系。
▍捐出二手衣是幫助還是傷害?
非洲肯亞,是全球最大的二手衣集散地。
首都奈諾比的基通巴二手市集,可以看到整個二手衣產業鏈。二手衣進口時,壓縮成特大的衣磚,批貨過程,不能拆開,買家只能看外觀來挑貨,買到貨品的好壞,全憑運氣。
1980 年,肯亞將歐美援助難民的舊衣,轉往二手衣市集廉價出售,開啟肯亞 30 多年的二手衣產業。
現今二手衣創造的就業機會,養活上百萬人。根據聯合國統計,中國進口到肯亞的二手衣數量,過去 20 多年,增加 158 倍。
面臨中國大陸的低價傾銷,肯亞本國製造的衣服,因為價格較高,沒有競爭優勢,即使政府祭出免稅策略,還是沒有進口商願意採買,造成紡織業發展困難。
二手衣產業之於肯亞,是一把雙面刃。
